母豬預產期到了,卻不產仔怎么辦?
一般來說,母豬懷孕期平均為114天(范圍值111-117天,有文章認為110-120天)。母豬懷孕期長短由于豬的品種不同有一定差異,但個體差異更為明顯。據相關資料,野豬的懷孕期比家豬長3-4天。
母豬分娩推遲與母豬早產都是養豬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的異常生產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都會影響母豬產仔的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如果母豬早于平均分娩期4天分娩,仔豬出生后體質較弱;如早于7天分娩,仔豬出生后被毛稀疏,生活能力差,不經過特殊照顧很難成活。而如果母豬晚于平均分娩期4天生產,仔豬出生后個體較大,被毛長,但營養不一定良好,活力也會受到影響。如晚于7天分娩,很可能出現全窩死胎,甚至因為胎死腹中,分娩期會繼續推遲,直至人工加以干預。
正確處理母豬分娩推遲問題,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在管理上,要像對待孕婦一樣對待臨產母豬:每天都要對臨產母豬進行產前觀察,檢查胚胎的胎動情況。特別關注產前母豬的采食情況,這是母豬健康狀況的直接反應。臨產前幾天出現停食,母豬有可能發生感冒或者發熱,需要及時進行診治。如與疾病無關,則很有可能是臨產的征兆,需要給予特殊護理。但據相關資料介紹,如果產前2天停食,則產仔過程會延長,難產發生率增加。
2、反察配種記錄:是否真的準確記錄了配種情況?母豬有沒有出現過返情?確認配種記錄準確無誤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主動的促使母豬分娩的措施。建議使用氯前列烯醇,注意使用適當劑量。
3、在生產中采用常規的主動調整母豬分娩時間的措施,這一措施主要用于母豬在白天或者同期分娩。使用藥品為氯前列烯醇,對懷孕期112—113天的臨產母豬在每天上午10:00進行處理,母豬通常會在24—36個小時后分娩,這樣可以促使母豬在白天分娩,便于飼養人員看護,預防死胎和難產的發生。
4、由于引起死胎木乃伊的的原因很多,營養不足(臨產母豬采食量下降),母豬采食了發霉變質的飼料,母豬感染了乙腦病毒、細小病毒、偽狂犬病、豬瘟等。
5、盡早發現母豬分娩推遲是必要的,也是減少損失的積極有效辦法。如果前期發現乳腺發育良好,而在預產期前出現回奶的現象,有必要特別關注,采取必要的觀察措施。